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yī)學論壇 專業(yè)文章 醫(y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yī)培訓 醫(y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y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內分泌科醫(yī)學進展 > 研究發(fā)現(xiàn)糖尿病未為人知的新分子途徑

研究發(fā)現(xiàn)糖尿病未為人知的新分子途徑

2013-11-18 11:26 閱讀:899 來源:生物360 作者:江* 責任編輯:江帆
[導讀] 由哈佛公共衛(wèi)生學院的科學家發(fā)表在11月13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志上的一項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了一種以前不為人知的分子途徑,能引起1型糖尿病人和小鼠中胰島素產(chǎn)生的胰島β細胞的失調,表明一種化學干預可以幫助β細胞更恰當?shù)陌l(fā)揮作用和生存,這

  由哈佛公共衛(wèi)生學院的科學家發(fā)表在11月13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志上的一項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了一種以前不為人知的分子途徑,能引起1型糖尿病人和小鼠中胰島素產(chǎn)生的胰島β細胞的失調,表明一種化學干預可以幫助β細胞更恰當?shù)陌l(fā)揮作用和生存,這對項研究對于1型糖尿病的治療干預有很好的啟示作用。

  內質網(wǎng)(ER),是細胞內的一種“小型器官”,在那里蛋白和脂肪被處理和包裝,在它們達到其在體內的終點前受到質量控制。ER的功能紊亂會引起炎癥性疾病,但是它在自身免疫1型糖尿?。═1D)的發(fā)病機理中起什么作用,目前還不清楚。由哈佛公共衛(wèi)生學院(HSPH)的科學家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T1D的一種致病機理能夠通過利用簡單的、自然發(fā)生的分子而被確定,以幫助預防這種疾病。這項研究發(fā)現(xiàn)了一種以前不為人知的分子路徑,能引起患T1D的人和小鼠中胰島素產(chǎn)生的胰島β細胞的功能失常,表明一種化學干預能夠幫助β細胞更恰當?shù)陌l(fā)揮作用和生存。當前,對T1D沒有預防和治愈的方法,僅有的治療方法是通過胰島素注射或胰島素泵的胰島素療法。這項研究發(fā)表在11月13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志上。

  在T1D中,β細胞被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錯誤地攻擊,以前大量的研究都集中在阻止這種自身免疫反應的方法上。本文的高級作者、遺傳學和復雜性疾病部門的主席G?khan S. Hotamisligil和HSPH的遺傳和代謝教授J.S. Simmons說,“這項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因為它主要集中在促進β細胞的性能,表明即使在這種免疫攻擊面前,β細胞的保存也是有可能的”。

  據(jù)估計,多達3百萬的美國人患有T1D.根據(jù)糖尿病、消化病和腎病國家研究所的資料,在美國,每年有超過15000的兒童和15000的成年人——大約每天80個人——被診斷患有這種疾病。這個數(shù)字仍在增加:根據(jù)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資料,在2001年到2009年之間,這種疾病在20歲以下的美國人中的患病率增加了23%. HSPH的研究者,和來自哈佛醫(yī)學院、哈佛和MIT布羅德研究所和法國布魯塞爾大學的合作者一起,采用人和小鼠模型的胰腺樣本,力圖梳理清楚T1D中β細胞衰竭的機制。他們進一步查明了內質網(wǎng)(ER)的功能。研究者發(fā)現(xiàn),在患T1D的動物模型和人中,ER功能受到免疫攻擊的傷害。這種減少的ER功能導致ER應激,引起了β細胞的死亡和胰島素不足——這是T1D的特征。

  Hotamisligil實驗室的研究者在早期的研究中表明,其它組織中的ER應激,在肥胖和2型糖尿病中發(fā)揮作用,能夠利用一種所謂“化學的分子伴侶”例如牛磺熊去氧膽酸(TUDCA)——一種膽汁酸——進行糾正。根據(jù)這項以前的研究,科學家將TUDCA應用到患T1D的小鼠模型中。他們發(fā)現(xiàn),不論在患糖尿病小鼠還是前驅糖尿病小鼠中,ER功能都發(fā)生了提高。β細胞更好地發(fā)揮作用,不容易死亡,而且令研究者驚奇的是,治療的小鼠有一個極劇降低的T1D發(fā)生率。研究者也鑒定了TUDCA影響ER功能的特殊分子路徑。

  本文的第一作者、HSPH遺傳學和復雜疾病部門的助理研究員Feyza Engin稱,“這項研究非常令人興奮,因為它表明,在疾病開始之前,ER功能的提高能減少T1D的發(fā)生率”。

  目前,藥物的進步使內科醫(yī)生能夠精確地鑒定那些具有高風險患上T1D的人。Hotamisligil說,“這真的需要一些安全和溫和的干預措施,能夠預防T1D在這些人群中的發(fā)生。TUDCA安全面且便宜,TUDCA或者另外一種分子能通過我們描述的機制起作用,很可能被用作一種全新的治療方法,使這些具有T1D風險的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免于這種疾病,甚至一起預防這種疾病。”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lián)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