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消化內科醫(yī)學進展 > ACOG實踐指南:子宮內膜癌
美國婦產科協(xié)會(ACOG)的第149號實踐指南(Practice Bulletin)。文中數張表格附在最后。
A級證據:基于良好和一致的科學證據
●門診以一次性器械進行內膜活檢對于絕大部分內膜癌患者而言是可靠而準確的,已經成為組織學評估內膜的首選方法。
●宮腔鏡盡管并非必須,但仍推薦和診刮(D&C)一起進行,以識別不連續(xù)的病灶及其背景內膜。這種聯(lián)合檢查可以為真正的內膜癌前病變提供確診的最佳機會,并能排除相關的內膜癌變。
●并不需要對內膜癌患者常規(guī)進行影像學檢查以評估有無轉移。
●內膜癌的初期治療應該包括完整的手術分期(全子宮及雙附件切除,盆腔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切除,腹膜細胞學[腹腔沖洗液]的收集)。只有在和內膜癌診療專家(如婦科腫瘤學家)進行咨詢之后,才能決定其他治療方案以取代上述初期治療方案。
●應該接受將微創(chuàng)手術作為內膜癌患者完整手術分期的標準手術方案。
●對于I期或II期的內膜癌,輔助性放療可以降低局部復發(fā)率,但并不影響總體預后。
●對于有復發(fā)高中風險的患者中,**短距放療應該成為代替全盆腔放療的首選輔助治療。
●對于晚期內膜癌患者,化療能夠改善患者預后。
●經過對激素治療利弊的充分咨詢后,對于早期內膜癌患者可以考慮激素治療絕經后癥狀。
B級證據:基于有限的或不一致的科學證據
●對于絕經后**流血、**超聲檢查內膜厚度≤ 4 mm的女性,并不需要行內膜活檢。
●絕經后**流血、**超聲檢查內膜厚度> 4 mm的女性,以及內膜厚度無法充分檢查的女性,應該考慮其他評估方案,如超聲造影術,門診宮腔鏡檢查或內膜活檢。
●由于某些內膜癌(特別是II型內膜癌)的罕見病例其內膜厚度可以≤ 3 mm,因此對于持續(xù)或反復出血的情況無論內膜厚度多少,都應該立即行組織學評估。
●對于內膜癌患者,機器人輔助的腹腔鏡分期是可行且安全的,可以作為傳統(tǒng)腹腔鏡的替代方案。
●淋巴結切除也許可以改變或消除輔助治療的必要及其相關患病率。
●已經發(fā)現,理想的細胞減滅術(有不同的定義,殘余病灶≤ 1 cm或2 cm)能夠改善晚期或復發(fā)性內膜癌患者的無進展生存和總體生存。
●對于有大塊病灶殘余的女性,以紫杉醇和卡鉑方案進行化療,其效果與文獻中報道的其他方案類似,但毒副反應更少一些。
C級證據:主要基于共識和專家觀點
●低級別病變的患者(也就是說1級或2級內膜癌,肌層浸潤深度小于50%,腫瘤直徑≤ 2 cm)淋巴結轉移的風險似乎較低,也許不需要系統(tǒng)性的淋巴結切除。
●以影像學在術前評估疾病轉移(CT,核磁,PET/CT),檢查血清CA125,或二者聯(lián)合檢查,在某些特定情況下也許具有臨床重要性:如患者由于合并癥而很難施行手術;如患者癥狀提示病灶轉移到非常見部位(如骨骼和中樞神經);如術前組織學證實高級別病變(包括3級的內膜樣癌,**狀漿液性癌,透明細胞癌和癌肉瘤)。
●在某些選擇性的、手術患病率風險較高的早期內膜癌患者中,陰式子宮切除可能是合適的治療方案。
●和單一治療相比,聯(lián)合放化療可能會更好地改善預后。
●對于絕經前、希望保留卵巢功能的內膜癌患者,全子宮切除時可以考慮保留卵巢,但是這種決策應該高度個體化,并需要根據年齡、組織學細胞類型和子宮腫瘤特點,對子宮外病灶的風險和潛在復發(fā)的風險進行充分評估。
●全子宮切除后偶然發(fā)現內膜癌的女性應該根據年齡、組織學細胞類型和子宮腫瘤特點評估子宮病灶的風險和潛在復發(fā)的風險。基于這些發(fā)現再進行個體化的治療。
●內膜癌治療后的監(jiān)測包括:2年內每3-6個月隨訪一次,然后在3年內每6個月隨訪一次,此后每年隨訪一次。每次隨訪應該包括充分的病史采集,發(fā)現并探究任何和復發(fā)有關的新發(fā)癥狀(如**流血、盆腔疼痛、體重下降、嗜睡等),并進行充分的窺器檢查、盆腔和子宮直腸窩檢查。并不推薦每年行**細胞學評估和胸片檢查,因為絕大部分**復發(fā)通過體檢本身就能發(fā)現,而胸片對于無癥狀復發(fā)的檢查效率很差。
●只有在懷疑復發(fā)時才考慮放射性評估,如胸部、腹部和盆腔的CT掃描或PET/CT,但不推薦在治療后以這些方案行常規(guī)監(jiān)測。
腸易激綜合征(IBS)是一種常見的胃腸道障礙,以腹痛或腹部不適為特征,伴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