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湯是《傷寒論》中主治少陽病的方劑。該方由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甘草、生姜、大棗等組成。主治傷寒五六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筆者在臨床中,常遇以少陽證為主證的患者,用小柴胡湯為主,隨證加減治之,每收良效。
少陽證并肝陽上亢頭痛案
楊某某,女,32歲?;颊咚伢w健康,于2005年2月份患感冒,經(jīng)治未愈,后又出現(xiàn)往來寒熱,頭痛頭暈,在本村衛(wèi)生所測血壓為190/110mmHg,故來就診。
現(xiàn)頭痛頭暈,往來寒熱,口苦咽干,煩躁易怒,胸悶脅脹,不思飲食,舌苔薄黃,小便黃,脈弦數(shù)。血壓為198/110mmHg。
診為少陽證兼肝陽上亢頭痛。擬和解少陽、平肝潛陽止痛。
處方:柴胡15克,半夏10克,黃芩15克,甘草10克,黨參10克,天麻15克,鉤藤20克,石決明30克,梔子15克,青皮15克,青木香10克,五劑,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二診,往來寒熱、胸悶脅脹等癥已除,頭痛頭暈亦減,測血壓為150/90mmHg,再擬平肝潛陽止痛為治。處方:天麻15克,梔子15克,鉤藤20克,石決明30克,黃芩15克,青木香10克,杜仲10克,川牛膝15克,桑寄生10克,甘草10克,夏枯草20克,益母草10克,5劑。
上方服完,諸癥消失,血壓在正常范圍內(nèi)。
按 該病人因外感邪入少陽,引起肝陽上亢,故一診用和解少陽,平肝潛陽止痛為法,二診少陽證已除,肝陽上亢仍在,幫治以平肝潛陽止痛為法而收功。
太陽陽明并病轉(zhuǎn)為少陽證案
荊某某,女,29歲?;颊咚赜锌诏徦藜玻?005年3月中旬新產(chǎn)后患感冒未愈,于4月6日來診。
現(xiàn)頭痛,身痛,鼻流清涕,惡風(fēng)汗出,咳嗽痰黃,口舌生瘡,口渴,小便色黃,舌苔薄黃,脈浮。
此太陽中風(fēng)與脾胃積熱相互為患也,宜辛溫解表,益營和衛(wèi),清瀉里熱。
處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棗5枚,竹葉12克,石膏60克,梔子15克,連翹15克,黃芩15克,杏仁15克,瓜蔞30克,桑皮15克,前胡15克,薄荷6克(后入),2劑,水煎服,分2次服。
二診,太陽中風(fēng),口舌生瘡諸癥已失,現(xiàn)寒熱往來,口苦口渴,咳嗽胸悶,咳痰色黃稠黏,舌苔薄黃,脈弦數(shù)。
此陽明熱邪轉(zhuǎn)入少陽,兼有肺熱也,宜和解少陽,清肺止咳為治。
處方:柴胡10克,半夏10克,黃芩15克,甘草10克,桔梗10克,桑白皮15克,前胡15克,瓜蔞30克,梔子15克,3劑,水煎服,藥盡而愈。
按 本例患者內(nèi)有脾胃積熱,又患太陽中風(fēng),故以辛溫解表,益營和衛(wèi),清瀉里熱為治,二診太陽中風(fēng)已解,陽明里熱欲達(dá)表外出。轉(zhuǎn)入少陽,故用小柴胡湯和解少陽,因伴有咳嗽痰黃等肺火癥狀,故用桔梗、桑白皮、梔子、前胡、瓜蔞等以清肺止咳。少陽證咳嗽,仲景先師有小柴胡湯去人參、生姜、大棗,加五味子、干姜之訓(xùn),但彼為痰飲上逆之咳而設(shè),此病人則是肺火咳嗽,故改用清肺瀉火止咳之藥。
目前臨床上對妊娠劇吐的治療方式主要有兩種:家中治療和住院治療。但由于妊娠劇...[詳細(xì)]
意見反饋 關(guān)于我們 隱私保護(hù) 版權(quán)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