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yī)學論壇 專業(yè)文章 醫(y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yī)培訓 醫(y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y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業(yè)交流 > PARP抑制劑治療卵巢癌腦膜轉移生存長達23個月

PARP抑制劑治療卵巢癌腦膜轉移生存長達23個月

2024-02-23 15:29 閱讀:4543 來源:愛愛醫(yī) 作者:張建鑫 責任編輯:柳葉彎刀
[導讀] 患者,女,74歲,因“卵巢癌綜合治療后6年,腦轉移術后1個月”于2021年1月19日入院?;颊?014年11月因腹脹就診外院,PET/CT提示腸系膜、大網膜、腹盆腔腹膜、子宮直腸陷窩及雙側卵巢多發(fā)性種植轉移,雙側胸腔及腹盆腔積液

基本病史

患者,女,74歲,因“卵巢癌綜合治療后6年,腦轉移術后1個月”于2021年1月19日入院?;颊?014年11月因腹脹就診外院,PET/CT提示腸系膜、大網膜、腹盆腔腹膜、子宮直腸陷窩及雙側卵巢多發(fā)性種植轉移,雙側胸腔及腹盆腔積液。胸腔積液和腹水中均找見惡性腫瘤細胞,考慮卵巢來源。血清腫瘤標志物CA125 2539 IU/mL。診斷卵巢癌(胸腹腔轉移)IV期,經紫杉醇聯(lián)合卡鉑化療1次后,于2014年12月2日行“腫瘤減滅術”。術后病理示:雙側卵巢高級別漿液性癌,左側輸卵管、大網膜、結腸系膜、子宮直腸前壁及闌尾均可見癌組織。術后行依托泊苷聯(lián)合順鉑腹腔化療4次,以及多西他賽聯(lián)合卡鉑靜脈化療6次?;熃Y束后CA125降至正常范圍。后定期復查,病情穩(wěn)定。2020年11月患者出現(xiàn)頭暈、頭痛。PET-MRI示:右側枕葉占位性病變(3.7cmx2.3cmx3.2cm,SUVmax 11.7),未見其他遠處轉移征象,考慮腦轉移可能。于12月16日行“右側后縱裂經楔前葉入路腦干旁腫瘤切除術”,術后病理符合高級別漿液性癌轉移,基因檢測發(fā)現(xiàn)BRCA2基因11號外顯子p.Q1129*無義突變(胚系)。診斷:卵巢癌術后(胸膜腔、腦轉移)IV期,BRCA2突變。術后2周左右患者出現(xiàn)神志淡漠、嗜睡、刺激后無睜眼反應;CT提示:術后改變,術區(qū)少量出血。給予加強脫水后神志恢復,可自主睜眼,后很快再次出現(xiàn)神志模糊,對聲音刺激無反應,對疼痛刺激有反應,有時可自主睜眼,不能對答,吞咽困難,大小便失禁,予以留置鼻飼營養(yǎng)管和導尿管。

輔助檢查

頭顱MRI示:右頂枕顱腦術后,術區(qū)邊緣出血信號,廣泛軟腦膜強化及右側小腦直徑7.5mm的異常強化小結節(jié),腦室系統(tǒng)及腦溝裂不同程度擴大(圖1)。腰椎穿刺腦脊液見惡性腫瘤細胞,符合卵巢癌腦膜轉移表現(xiàn)。腫瘤標志物:CEA 5.80ng/mL,CA125 45.50IU/mL。血生化指標除輕度轉氨酶增高(ALT 97U/L,AST 35U/L)外,余未見明顯異常。診斷:卵巢癌術后(胸膜腔、腦、腦膜轉移)IV期,BRCA2突變。 

圖1 頭顱MRI見腦膜強化及小腦轉移灶((T1加權)。 

診療經過

2021年1月19日開始給予鼻飼奧拉帕利150mg,2次/日,后逐漸加量至300 mg,2次/日;2021年2月8日患者家屬開始自行加量至450mg,2次/日,其間出現(xiàn)骨髓抑制(血紅蛋白最低至61g/L,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最低至1.2525x10°/L)無發(fā)熱,給予暫停奧拉帕利、輸血、升白細胞治療后恢復??紤]奧拉帕利骨髓抑制不良反應,并初步評估患者影像學改善。2021年3月18日開始更換為尼拉帕利100mg/d,并逐漸加量為200mg/d至2021年4月21日,后出現(xiàn)骨關節(jié)痛及III度骨髓抑制(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0.9.97x10°/L),經暫停尼拉帕利、升白細胞治療后恢復,于5月19日改回奧拉帕利300mg,2次/日,其間檢測未出現(xiàn)明顯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 在奧拉帕利治療2個月后(2021年3月下旬)患者由淺昏迷逐漸轉為嗜睡,能簡短對答,4月初轉為神志清晰,對答基本切題,吞咽功能略有恢復,可進流質,但仍不能自主排便,仍臥床,坐位不能,左側肢體肌力II級,右側肢體肌力III級。治療5個月后患者吞咽功能基本恢復,可自主坐位,不能站立,大小便仍不能自主,左側肢體肌力II~III級,右側肢體肌力V級。后患者癥狀持續(xù)穩(wěn)定。 奧拉帕利治療1個月后復查頭顱MRI提示小腦轉移灶消失,顱內腦膜轉移灶強化減弱(圖2),治療3個月復查PET/CT提示右側腦室內軟組織影、右側腦室旁水腫伴FDG代謝欠均勻(未見明顯FDG代謝異常增高),余全身未見復發(fā)轉移灶。后每2~7個月不定期復查頭顱MRI,提示顱內病灶穩(wěn)定,無新發(fā)病灶。 治療3個月后行腰椎穿刺檢查,腦脊液生化提示:蛋白質減少,葡萄糖降低,氯化物回升,腦脊液中仍可見腫瘤細胞。血清腫瘤標志物CA125和CEA在治療后逐漸下降至正常范圍。

圖2 PARP抑制劑治療后MRI顯示腦膜強化減弱,小腦轉移灶消失(T1加權)

2022年12月初,患者逐漸出現(xiàn)肌力減退、吞咽功能減退,腫瘤標志物CA125升高至54.9IU/mL,頭顱MR提示腦室擴張,腰椎穿刺檢查提示腦脊液中大量腫瘤細胞浸潤。其間患者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輕型),出現(xiàn)高熱,并發(fā)吸入性肺炎,于2022年12月28日死亡。從診斷腦膜轉移時起的生存時間為23個月。

討論

卵巢癌是婦科腫瘤死亡的首位原因[1]。盡管大多數(shù)患者經過以鉑類為基礎的初始治療后可獲得較好的臨床緩解,但仍有70%的患者在2年內復發(fā)。卵巢癌最常見的播散部位是腹盆腔,腦轉移的發(fā)生率僅2%左右,多數(shù)發(fā)生在腦實質,腦膜轉移非常罕見。在一項回顧性分析中,13126例卵巢癌患者中僅有8例出現(xiàn)腦膜轉移(0.06%)[2]。發(fā)生腦膜轉移后疾病進展快,預后差,不經治療的患者中位生存期為4~6周。腦膜轉移的治療尚無共識,常見的治療手段有:手術、全腦或局部放療、系統(tǒng)化療、分子靶向治療及鞘內注射化療。

PARP抑制劑作用機理 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 ribose polymerase,PARP)抑制劑的發(fā)展為卵巢癌的治療帶來巨大變化。PARP在DNA單鏈堿基切除、修復過程中發(fā)揮關鍵作用。PARP1識別并修復DNA單鏈斷裂(single-strand breakage,SSB)損傷,PARP抑制劑將PARP1結合并捕獲在斷裂的DNA上,引起DNA單鏈損傷積累,導致DNA雙鏈斷裂(double-strand breakage,DSB)增多。在正常細胞中,斷裂的雙鏈可以通過同源重組修復(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HRR),但在有同源重組修復缺陷(如BRCA1/2突變)的細胞中,DNA損傷無法修復,從而形成“合成致死”效應,最終導致細胞死亡[3]。

PARP抑制劑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可耐受 PARP抑制劑在卵巢癌的維持治療及復發(fā)患者的治療中展示出較好的療效,但在卵巢癌腦轉移中的治療數(shù)據(jù)有限,僅有少數(shù)病例報道提示PARP抑制劑在卵巢癌腦轉移中有一定的療效,結合化療、手術或放療,其中位PFS>12個月。臨床前研究提示,相較于其他PARP抑制劑,尼拉帕利能透過血腦屏障,因其有較高的生物膜通透性,能克服血腦屏障的外排機制(如P-糖蛋白),在顱內能維持較高的濃度[4]。PARP抑制劑在腦膜轉移治療中的作用尚未有臨床研究進行探索,僅有少數(shù)文獻報道。 本例患者卵巢癌術后6年出現(xiàn)腦實質及腦膜轉移,既往對鉑類治療敏感,全身治療應首選含鉑方案化療,但患者PS評分差,化療風險較大,基因檢測提示患者有致病性BRCA2突變,綜合考慮后,給予PARP抑制劑治療。經過PARP抑制劑奧拉帕利治療2個月后,患者神經系統(tǒng)癥狀明顯改善,意識狀態(tài)由淺昏迷逐漸轉為神志清醒,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并且在后續(xù)更換為尼拉帕利期間,仍能持續(xù)緩解,最終獲得了23個月的生存期。既往PARP抑制劑的臨床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疲勞、胃腸道反應及血液學毒性,其不良反應以輕度或中度為主,其中3~4級不良反應以血液學不良反應(貧血占5%~41.6%、血小板減少占1%~34%、中性粒細胞減少占4%~33.6%)等為主,且大部分不良反應可通過減量、對癥治療控制[5]。本例患者用藥期間出現(xiàn)III度骨髓抑制,對癥治療后好轉,顯示出良好的耐受性。有研究探索了影響腦膜轉移癌預后的因素,提示:腦膜轉移的發(fā)生時間距離患癌時間<1年,年齡>50歲,KPS評分低,腦脊液細胞學治療反應不良、腦脊液蛋白升高等是腦膜轉移的不良預后因素[6]。但本例患者雖然高齡,KPS評分低,且治療后腦脊液細胞學未轉陰,但仍取得了較為良好的療效,顯示PARP抑制劑在治療卵巢癌中樞神經系統(tǒng)轉移中有一定的潛力。

參考文獻 [1] SIEGEL R L, MILLER K D, FUCHS H E,et al. Cancer statistics,2022.CA Cancer J Clin,2022,72(1):7-33. [2] MILLER E,DY I,HERZOG T.Leptomeningeal carcinomatosis fromovarian cancer [J].Med Oncol,2012,29(3):2010-201. [3] CONNOR MJ O. Targeting the DNA damage response in cancer [J]Mol Cell,2015,4(60):547-560. [4] SUN K,MIKULE K, WANG Z, et al. A comparative pharmacoki-netic study of PARP inhibitors demonstrates favorable properties forniraparib efficacy in preclinical tumor models [J].Oncotarget,2018,9(98):37080-37096. [5]孫北華,劉繼紅,謝幸,等.卵巢癌PARP抑制劑臨床應用指南(2022版)[J].現(xiàn)代婦科學進展,2022,31(8),561-572. [6] OECHSLE K,LANGE-BROCK V, KRUELL A, et al. Prognosticfactors and treatment options inpatients with leptomeningeal metastases ofdifferent primary tumor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J].J Cancer ResClin Oncol,2010,136(11):1729-1735.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lián)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