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yī)學論壇 專業(yè)文章 醫(y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yī)培訓 醫(y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y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業(yè)交流 > 介紹下上頸椎損傷的齒狀突前路螺釘技術

介紹下上頸椎損傷的齒狀突前路螺釘技術

2018-11-22 23:00 閱讀:3194 來源:愛愛醫(yī) 作者:石建民 責任編輯:點滴管
[導讀] 齒狀突前路螺釘骨折端加壓固定技術為目前采用最多的術式。

治療上頸椎損傷的基本方法是:牽引、制動、復位和固定。治療的目標是保護神經(jīng)結構、消除與糾正骨折和脫位、提供與保證無痛頸椎的長期穩(wěn)定性。 治療方法的選擇需要依據(jù)神經(jīng)損傷水平、骨折的類型、年齡及脊柱的穩(wěn)定性等諸多因素,了解損傷的生物力學機制是非常重要的。


齒狀突前路螺釘骨折端加壓固定技術為目前采用最多的術式。


手術適應癥與禁忌證

1. 適應癥

Bohlei于1981年首次報道齒狀突前路螺釘內固定術,多應用于治療易發(fā)生骨不連的無移位或成角的H型齒狀突骨折和不穩(wěn)定的淺III型齒狀突骨折。II型齒突橫型骨折及骨折線由前上向后下的短斜型骨折可采用前路螺釘內固定術。


2. 禁忌證

(1) 斜行骨折和骨折片過多的粉碎性骨折;

(2) 齒狀突游離小骨;

(3) 不穩(wěn)定的II型齒狀突骨折或淺的111齒狀突 骨折;

(4) 陳舊性的、不可逆的骨折移位;

(5) 伴有橫韌帶斷裂;

(6) 伴一側或雙側寰樞關節(jié)骨折;

(7) 伴有不穩(wěn)定的Jefferson骨折;

(8) 齒狀突病理性骨折;

(9) 解剖障礙限制頸椎伸展,如桶狀胸、明顯的 駝背畸形、短粗頸等,應選用其他穩(wěn)定方法。


本術式優(yōu)缺點

1. 優(yōu)點

(1) 與后路融合相比保持了寰樞椎的活動度;

(2) 提供堅固的骨折固定,降低對外固定的依 賴;

(3) 獲得更髙的臨床融合率;

(4) 使兩骨折片靠緊貼近。


2. 缺點技術要求高是關鍵。整個手術過程必 須依靠極佳的X線透視下成像定位,同時確定螺釘進入齒狀突基底部的角度是非常困難的。


施術步驟:

施行頸前路齒突螺釘內固定的前提是齒突骨折能得到解剖復位,術前CT掃描評判齒突骨折近、遠端間的骨骼直徑和相應的齒突、椎體的骨密度。


麻醉宜選用清醒誘導狀態(tài)下的經(jīng)鼻腔插管技術,患者平臥于手術床上,Mayfield牽引弓固定頭顱,并與A型支架相連接#該支架在中線部位沒有 縱向連接桿,便于術中進行正側位透視成像。在上下牙齒間,放置可透視X線的咬合牙塹,以便獲得清晰的齒突張口位影像。


手術應在具有增敏系統(tǒng)的透視設備監(jiān)視下進行,高質量清晰的影像是該手術順利進行的關鍵之一。對骨折進行復位,使其解剖復位位或接近解剖復位位,是施行螺釘內固定的前提。在C4-5平面,作標準的Smith-Robinson橫型切口,從頸部血管神經(jīng)鞘和內臟鞘之間進入,顯露出椎前頸長肌,并向上剝離直至C3椎間隙,暴露樞椎椎體。切開椎間盤前部纖維環(huán),顯露Q椎體的前下緣終板。在雙平面(垂直+水平)影響增強X 線透視引導下,以椎體前下方準確地鉆人1- 2枚頭端帶縲紋的克氏針導向針,直至齒突尖部。注意保護椎體進針處骨皮質的完整性,過度地破壞骨質很容易使固定螺釘滑出。


操作中必須時刻注意明確克氏針與螺釘?shù)姆较?、深度和骨折端的位?在鉆孔和攻絲時必須注意保護好軟組織。如置入2枚螺釘,可分別從旁開中線3?4 mm處進釘,對準齒突尖部小心鉆人,并向齒突中線靠攏匯聚。保留一枚導針固定骨折端,退出另一枚導針后采用直徑2.5 mm的松質骨鉆頭鉆孔,并透視密切觀察其進 針深度。要求導針剛好穿過齒突尖部皮質骨,而伢 鉆鉆頭僅位于齒突尖皮質下方。測量骨孔深度后置 人3. 5 mm螺釘進行固定。同樣的方法置入另一枚 螺釘。須強調的是要防止導針或鉆頭鉆人過深進入 顱腔損傷腦組織。術前的牽引、術后兩個月的HaioVest 架或頸胸石音固定是必要的。


確定置入螺釘數(shù)目選擇一枚還是兩枚:

從生物力學測試上看,齒狀突前路螺釘固定后 獲得的穩(wěn)定性只是生理正常時的50%。雖然置入 兩枚螺釘可減少齒狀突骨折遠端旋轉、提高了抗伸 展強度,但許多研究認為單枚縲釘已具有足夠的穩(wěn) 定強度,置人單枚或雙枚螺釘并無顯著性差異。對螺釘?shù)倪x擇,應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如齒突橫 截面的大小,是否需要控制旋轉移位等。


是否用于治療陳舊性齒狀突骨折

一般認為陳舊性齒狀突骨折會明顯增加骨不發(fā)生率,可行結合后路寰樞融合的三點融合。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lián)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