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yī)學論壇 專業(yè)文章 醫(y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yī)培訓 醫(y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y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業(yè)交流 > 五苓散治秋泄

五苓散治秋泄

2011-09-22 10:40 閱讀:1931 來源:中國中醫(yī)藥報 作者:q****e 責任編輯:qionghe
[導讀] 五苓散出《傷寒論》,原書將澤瀉、豬苓、茯苓、白術、桂枝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F代多做散劑吞服,每服3~6克,或作湯劑水煎服。小兒可根據體重、病情等控制劑量,但一般不宜過輕。 貴州名醫(yī)石恩駿教授治療小兒秋

    五苓散出《傷寒論》,原書將澤瀉、豬苓、茯苓、白術、桂枝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F代多做散劑吞服,每服3~6克,或作湯劑水煎服。小兒可根據體重、病情等控制劑量,但一般不宜過輕。

    貴州名醫(yī)石恩駿教授治療小兒秋季腹瀉(簡稱秋泄),常用此方。秋泄系小兒秋冬季最常見之腹瀉,為感染輪狀病毒所致,常見于6~24個月之嬰幼兒,臨床表現為“三多”(即大便量多、水分多、次數多),為自限性疾病。然處理不及時,亦常出現脫水和酸中毒,目前西醫(yī)尚無特殊治療方法。中醫(yī)學認為小兒“脾常不足”、“腎常不足”,最易感受濕邪,使脾胃功能發(fā)生障礙,而引起泄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云:“濕勝則濡泄”,《難經》曰:“濕多成五泄”,皆直言病因。然石氏認為,小兒秋冬季脾胃每易為寒濕所困,故而秋瀉系小兒脾腎兩虛復感寒濕入侵,導致腎虛無以暖脾,而致脾運失常發(fā)生泄瀉,與一般的小兒泄瀉有著顯著區(qū)別。因五苓散能溫腎健脾,化氣利水,故用治該病,似切實用。

    方中以澤瀉滲濕利水為主,豬苓、茯苓幫助利濕,復以白術健脾,則能更好發(fā)揮運化水濕之作用;桂枝一藥,宣通陽氣,助全身氣化以利水。然臨床運用時,石氏常在此方基礎上輔以葛根升清降濁,鼓舞脾胃清陽之氣上行,同時配合車前子利小便實大便。亦常根據小兒脾腎不足之生理特點及《本草綱目》云其可“治腎泄”之記載,增入補骨脂一藥,療效有所加強。石氏認為,五苓散不惟治秋泄有速效,隨證加減,治四時之腹瀉,亦能獲取良效。如嘔吐明顯者加藿香、竹茹;高熱煩渴加知母、木瓜;大便腐臭加山楂、谷芽;四肢發(fā)涼加制附片、官桂等。

    石氏認為,五苓散治療小兒秋泄,療效確切,可作專劑觀之。

    病案舉例:姚某,男,10個月大,2002年12月13日初診。20多天前因腹瀉水樣便而就診于多家醫(yī)院,均診斷為“秋季泄瀉”,予雙黃連顆粒、思密達、乳酶生口服,靜脈補液,始終不能治愈??淘\:腹瀉水樣便,每日達10~15次,且量多,神疲納少,嘔吐腹脹,舌淡苔白,指紋淡紅。此脾腎內虛,外受寒濕,濕邪困脾,發(fā)為泄瀉,當溫腎健脾,升清降濁,予五苓散加味。處方:澤瀉12克,豬苓10克,茯苓10克,白術10克,桂枝3克,補骨脂6克,車前子6克(包煎),葛根10克,藿香6克,木香6克(后下),砂仁6克(后下),甘草3克,水煎頻服。兩劑后腹瀉停,嘔吐止,精神轉佳,已喜進食,病告痊愈。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