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研究已經證實,免疫系統(tǒng)所產生的炎性細胞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但這一進程背后的關鍵因素卻一直不為人知。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14日報道,美國拉霍亞過敏和免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現在已經確定,一種名為CD4 T細胞的免疫細胞“精心策劃”了對動脈管壁的炎性攻擊,并且這些免疫細胞表現得就好像它們以前見過導致它們發(fā)起攻擊的抗原一樣。這一發(fā)現將有助于心臟病疫苗的研制。
領導該研究的著名血管免疫學專家克勞斯·萊伊說:“這一發(fā)現最讓我興奮的就是,這些免疫細胞似乎擁有對抗原呈遞細胞所帶來的分子的記憶,而免疫記憶是開發(fā)一個成功疫苗的基礎。”抗原呈遞細胞將傳染性生物體、外來物質和自身蛋白(在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情況下)一股腦地裝起來,然后將它們切成小塊,稱為表位,展示在細胞表面。“如果T細胞有正確的受體,它會識別抗原表位,并制造細胞因子來攻擊表位,引起炎癥。”萊伊說。
在小鼠實驗中,研究人員用活細胞成像技術來跟蹤正常小鼠和動脈粥樣硬化小鼠的主動脈中的免疫細胞,發(fā)現在動脈粥樣硬化的小鼠體內存在大量曾被抗原刺激過的T細胞,它們曾經見過來自自身蛋白的特定表位。T細胞與抗原呈遞細胞“交談”后,作出的反應就是制造細胞因子來發(fā)動攻擊。
“此前并不知道血管壁上有被抗原刺激過的T細胞存在。”萊伊說,“這個實驗使我相信,開發(fā)一種心臟病疫苗是有可能的。”
萊伊認為,這些抗原實際上是一種正常的蛋白質,但被身體錯誤地當作異質而發(fā)動免疫攻擊,從而導致動脈炎癥。“從本質上講,心臟疾病似乎有一個強有力的自身免疫性組件。”他解釋說,自身免疫性疾病是身體對正常細胞的錯誤攻擊所引發(fā)的。“因此,我們可以探索創(chuàng)建一種耐受性疫苗,引導身體容忍這種自身蛋白,停止炎性攻擊。”
萊伊說,研制一種疫苗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可能需要耗費多年時間,如果成功,耐受性疫苗可以與他汀類藥物(降膽固醇藥)強強聯手,進一步降低心臟病的發(fā)病率。
這項研究結果于8月13日發(fā)表在《臨床研究雜志》網絡版上。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