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yī)學論壇 專業(yè)文章 醫(y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yī)培訓 醫(y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y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業(yè)交流 > 卒中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探討

卒中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探討

2018-08-15 16:35 閱讀:3502 來源:愛愛醫(yī) 作者:張豆豆 責任編輯:點滴管
[導讀] 靜脈血栓栓塞(VTE)性疾病是一種復雜的血管疾病,Virchow首先提出了靜脈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血液高凝、血流滯緩和血管壁損傷。
靜脈血栓栓塞(VTE)性疾病是一種復雜的血管疾病,Virchow首先提出了靜脈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血液高凝、血流滯緩和血管壁損傷。深靜脈血栓形成,是腦卒中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也是腦卒中后急性肺栓塞的常見病因,特別是下肢DVT,增加了腦卒中患者的致殘率和致死率。腦卒中患者由于長期臥床、肢體運動障礙、脫水治療等原因,引起靜脈血流滯緩、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易發(fā)生深靜脈血栓。國外有研究報道卒中患者DVT發(fā)病率約為30%~40%。卒中后伴發(fā)深靜脈血栓為何應當?shù)玫街匾?,也是應為DVT患者易形成肺栓塞(PE),PE是導致腦卒中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重要因素,故防止腦卒中患者DVT的發(fā)生,能降低病人的死亡率、改善病人的預后。如在美國,每年漏診的VTE多達26萬例,因而造成每年約5萬人死于急性肺栓塞,其原因是與突然發(fā)生急性肺栓塞、未及時診斷和有效治療有關。

通?;颊甙l(fā)生DVT時,往往有一個以上的因素參與了血栓的形成,危險因素的累積可增加血栓發(fā)生的可能性。長期臥床、肥胖、外科手術、創(chuàng)傷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均為發(fā)生血栓的誘發(fā)因素。腦卒中后伴有意識障礙、失語、癱瘓和長期臥床,合并糖尿病、房顫等使血液呈高凝狀態(tài),血流緩慢而容易導致DVT的發(fā)生。
卒中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探討圖片來源:123RF
1.中醫(yī)認識:

1994年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發(fā)布的《中醫(yī)病癥診斷標準》將該病明確命名為“股腫”。中風發(fā)病之初,邪氣鴟張,風陽痰火熾盛,氣血上郁,以標實為主;繼之正氣漸虛,鼓動無力,血液運行不暢,瘀血乃成。加之中焦運化失司,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水濕停聚,郁而化熱,濕熱下注,瘀阻脈絡而成本病。

2.檢查監(jiān)測:

DVT的診斷檢查方法的靈敏度與血栓所在部位有關。位于靜脈和髂靜脈之間的血栓容易被探測到,而在髂靜脈以上和位于腓腸肌內(nèi)的血栓仍較難診斷。目前檢查DVT的常用方法有:下肢靜脈造(CV)、多普勒超聲檢查(DUS)、靜脈電阻抗圖像法(IPG)和下肢靜脈核素造影等,當今CV仍是診斷DVT的金標準。而DUS對探測大靜脈、尤其是股靜脈中的DVT尤為有用。測定D-二聚體為一項有前途的檢查方法,有下肢DVT的患者D-二聚體數(shù)值均大于0.5微克/ml,定期檢測D-二聚體數(shù)值,若大于0.5微克/ml時應注意下肢DVT的發(fā)生。因此急性腦血管病患者定期檢測D-二聚體數(shù)值,對并發(fā)下肢DVT的判斷及早期治療,改善病人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3.預防措施:

預防措施種類繁多,例如,靜脈注射燈盞花素,桃紅四物湯配合低分子肝素治療,熏蒸療法,空氣壓力療法,早期穿彈力襪、穴位**、穴位灸療等等方法不慎枚舉。

4.討論:

于腦卒中后偏癱的患者,無癥狀的下肢DVT發(fā)生率高達50%,多為膝下DVT,由于栓子較小,且容易自動溶解消散,大部分被臨床漏診。一旦發(fā)現(xiàn)DVT,臨床基本治療原則宜活血化瘀通絡。臨床實驗研究表明活血化瘀通絡藥物具有抑制纖維蛋白溶解活性、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及降低血液黏稠度等作用,從而起到軟堅化瘀、清熱解毒和通脈消腫的作用。因此無論中風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為何種證型,都可用活血化瘀通絡方法。

參考文獻:
[1]傳強,郎森陽,吳衛(wèi)平編著,腦血管病學.人民軍醫(yī)出版社,北京:第一版,46
[2]羅小云.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診治指南的解析[J].中國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1,3(1):1-2
[3]蔣柳結.急性腦梗死血漿D-二聚體測定的臨床意義[J].右江醫(yī)學,2002,30(3):181.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y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lián)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