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蘭-巴雷綜合征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吉蘭-巴雷綜合征(ICD-10:G61.0)
(二)診斷依據(jù)。
根據(jù)《臨床診療指南-神經(jīng)病學分冊》(中華醫(yī)學會編著,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病程:急性或亞急性起病,病前1-4周可有或無感染史。
2.臨床表現(xiàn):四肢對稱性遲緩性癱瘓,末梢性感覺障礙,伴或不伴顱神經(jīng)受損,可伴有呼吸肌麻痹、自主神經(jīng)功能障礙,但括約肌功能多數(shù)正常。
3.腦脊液檢查:2/3患者表現(xiàn)為蛋白細胞分離。
4.肌電圖提示神經(jīng)傳導速度減慢。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根據(jù)《臨床診療指南-神經(jīng)病學分冊》(中華醫(yī)學會編著,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大劑量免疫球蛋白靜脈注射。
2.血漿置換。
3.皮質類固醇激素。
4.抗菌藥物。
5.輔助呼吸。
6.對癥治療及預防并發(fā)癥。
7.康復治療。
(四)標準住院日為2-4周。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CD-10:G61.0吉蘭-巴雷綜合征疾病編碼。
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六)住院期間檢查項目。
1.必需的檢查項目:
(1)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大便常規(guī);
(2)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血沉、血氣分析、腫瘤全項、免疫五項+風濕三項、感染性疾病篩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心電圖、胸片;
(4)肌電圖+神經(jīng)傳導速度+F波、H反射;
(5)腰穿:腦脊液常規(guī)、生化、涂片找細菌、腦脊液免疫球蛋白檢查、穿刺細胞學病理檢查。
2.有條件可行空腸彎曲菌抗體檢測。
(七)選擇用藥。
1.免疫球蛋白靜脈滴注。
2.血漿置換。
3.大劑量甲基潑尼松沖擊。
4.對癥治療和防止并發(fā)癥的相關藥物。
(八)出院標準。
1.神經(jīng)功能缺損表現(xiàn)有所好轉或基本恢復。
2.治療2周病情平穩(wěn)。
3.并發(fā)癥得到有效控制。
(九)變異及原因分析。
1.住院期間合并感染(肺部、泌尿系、腸道等),需要進行抗感染治療,導致住院時間延長、費用增加。
2.患者可能出現(xiàn)呼吸肌麻痹,需要呼吸機輔助呼吸,導致住院時間延長、費用增加。
二、吉蘭-巴雷綜合征臨床路徑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吉蘭-巴雷綜合征(ICD-10:G61.0)
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門診號: 住院號: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住院天數(shù):2~4周
點擊下載:吉蘭-巴雷綜合征臨床路徑表單
免費下載:吉蘭-巴雷綜合征臨床路徑
目前臨床上對妊娠劇吐的治療方式主要有兩種:家中治療和住院治療。但由于妊娠劇...[詳細]